蒙古黑矿工:十万牧民放弃游牧挖矿12小时日入
2025-07-10
1991年,苏联的解体使得蒙古的经济陷入了严重困境,为了寻求自救,蒙古政府不得不打开市场大门,引入外资。随之而来的是全球范围内矿产资源的争夺,英美日澳等12个国家纷纷涌入,开始在蒙古展开地质勘探活动,这一切都发生在1992年。短短几年内,世界顶级矿业公司纷纷将目光聚焦在这个人口不到330万的内陆国家上,原因无他——蒙古居然蕴藏着巨大到足以引发全球争斗的资源财富。
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,蒙古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,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超过3000亿吨,铜铁矿储量各为20亿吨,磷矿2亿吨,钼矿24万吨,锌矿6万吨,铀矿29万吨,石油储量更是达到80亿桶。此外,还有7000吨银矿和3400吨金矿,甚至罕见的稀土矿也已探明3100万吨以上。如此庞大的矿产储备,让蒙古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。
然而,200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蒙古列为“全球29个资源最丰富的国家”之一,但由于国家发展缓慢、民众收入低,蒙古也被戏称为“地下流淌着黄金”的贫困国家。即使如此,蒙古的贫困状况却并未得到根本改善。根据联合国2022年的数据,蒙古的贫困线美元)以下的人口比例约为28.4%,其中赤贫线美元)以下的人口比例为15.2%。这意味着,蒙古至今仍有50万人年收入低于5700元人民币。
那么,为什么这样一个拥有巨大矿产资源的国家,民众却依旧贫困?其实,蒙古的经济状况并非完全与资源无关。2022年,蒙古的GDP仅为168亿美元,甚至不及中国内蒙古准格尔旗一个县的经济总量。而且,蒙古还背负着339亿美元的外债,换句话说,全国上下如果不吃不喝两年,才能勉强偿还完这笔债务。至于政府的贫困问题,在全球著名反腐机构“透明国际”2022年发布的清廉指数中,蒙古仅得到了33分,排在全球第116位,与乌克兰、菲律宾和尼泊尔等国家不相上下。
蒙古的贫困问题也催生了大量的“黑矿工”,这些失业的牧民为了生计,往往不择手段地非法采矿。2001至2005年,蒙古政府曾多次修改法律,试图加强对非法采矿的打击,将处罚从50万蒙图提高到5000万蒙图,甚至对再犯者收回土地和福利。然而,随着矿业政策的不断变化,外资企业的撤离也导致大量工作机会流失。特别是在2006年实施的“外企需缴纳68%矿税”政策出台后,大批外资矿企撤离,矿场倒闭,黑矿工的数量随之反弹。目前,黑矿工的总数仍超过十万。
这些非法矿工多为牧民出身,很多人都有一定的采矿经验,甚至掌握了勘测与提炼的基本技能。大多数黑矿工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,分工合作,彼此协作完成采矿任务。勘测人员走遍蒙古各地,分析矿床位置,将发现的富矿点交给妇女和儿童守卫,年轻力壮的男性则马不停蹄地继续挖掘新的矿点。这样的作业模式几乎全年无休,繁重的劳动背后是黑矿工们的艰辛生活。在乌兰巴托北郊约35公里的草原上,成群的小矿坑遍布其中,2013年仅这一带就挖出了5吨砂金。
为了实地了解情况,我跟随向导来到了一处私采砂金的地点。这座位于南郊的矿点已经开采了3年,矿主告诉我,整个家庭每天工作12小时,平均每个矿坑的深度约为20至25米,横向矿洞有时会延伸至100米以上。矿主带着我下到坑道里,亲自示范了一次采矿过程。矿石通过手动卷扬机送到地面,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水洗,否则只能干筛,筛选出砂金后进行高温提炼。若金含量较低,矿主还会使用水银(汞)进行溶解提炼。
在这些矿工眼里,艰苦的工作环境已成习惯:他们日复一日地挖掘、提炼,忍受着洞道坍塌、烈日暴晒及水银中毒等危险。尤其是在冬季,气温降至-40℃以下,土壤变得极为坚硬,连水银都会被冻住,采矿作业因此更加艰难。
这些黑矿工虽然设备简陋,但也有一些专门收集金属矿信息的“二道贩子”。他们会将铜矿、铅矿等金属矿石的具置高价转卖给有能力开采的上级矿主。在中蒙边境不到20公里的戈壁区,每天都有成百上千辆车穿梭往返,这些车辆的主人往往是有背景的蒙古中上层阶级,他们才能承担起采矿所需的高额成本。
而在没有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,普通蒙古人只能到各个废弃矿场寻找矿石资源。例如,蒙古的第一座煤矿——纳莱赫矿场,尽管开采了超过100年,但仍未枯竭。由于设备落后和安全管理不到位,矿工的伤亡事故频繁发生,1990年时就已有500多名矿工丧生。苏联解体后,纳莱赫矿场被蒙古政府永久关闭,但却没有进行环境修复或安全监管。于是,数千名流离失所的牧民涌入此地重新开采煤矿,将原煤通过中俄倒卖转为合法出口,而政府对于这一现象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这些黑矿工竟能获得雷管、塑胶炸药等非法管制品,这些物资可能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军事物资,通过黑市流入了矿工手中。然而,由于这些炸药已经过时,使用时的风险极高,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矿工被炸死或炸伤的事故。
在蒙古,矿工们靠着单纯的体力劳动,日复一日地将矿石打碎、筛选,才能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矿石。每天超过12小时的工作,他们的收入仅为2.8万蒙图(约合人民币60元)。由于非法采矿人员众多,且开采方式过于粗暴,蒙古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,甚至草原生态也难以恢复。从2016年开始,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开始上书请求允许普通矿工合法开采,但蒙古政府一律否决了这些提议。
许多矿工,特别是来自牧民家庭的图木格,在面对困境时曾表示:“要么把我们的牧场还给我们,要么允许我们采矿,否则我们迟早会饿死。”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,矿工们的生存环境显得尤为艰难。
上一篇:Robinhood上线OpenAI代币风波:币圈试图重塑新金融 下一篇:大额异常消费暗藏洗钱陷阱 银行提示商户不做“